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潘文国讲述中国传统文化的话语体系
发布时间:2019-12-23   访问次数:544

 稿件来源: 外语学院  |   作者:金春岚  |  摄影:朱琤  |  编辑:宇澄  |  访问量:19814


12月6日,第五十二期“通海讲堂”在奉贤校区举行,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、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前会长潘文国教授作了题为“中国传统文化的话语体系”的精彩讲座,深入浅出地讲述了中国传统文化话语体系的来龙去脉。必赢官网必赢76net线路唯一官方网站金春岚副教授主持了本次报告,全校近百名师生参加了报告会。

报告中,潘文国通过深入浅出的论证和剖析,告诉大家“六经”是中国文化之源,“六经”以前无所谓中国传统文化,而“六经”以后,中国文化的所有方面,都受到了“六经”的影响。孔子作为继往开来的文化巨人,他通过整理“六经”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。而经史子集既解释了中国文化的发展源流,又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完整体系。“六经”体现的“治道”结构以《易》为魂,也就是治道的核心精神;以《礼》《乐》为本,这是治国的基本方法;以《书》《春秋》为证,这是经史互补的传统;以《诗》为鉴,是通过采诗听取对治道的反馈。

潘文国指出,“治”的精神贯穿了中国历史,一部中国史甚至可说就是一部治学史。他说,了解了“治道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,再重新来观察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,就会感到有了一条明确的线索和总纲,纲举目张,看一切问题就清楚了。我们今天学习、继承中国文化,必须考虑到这一总纲,而在向外传播中国文化时,更有了目标和方向,即要以几千年来积累的“治道”文化为核心,传播推广中国文化中体现的“治道”精神和经验,推动建立全球治理体系,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。